领航数智技术
赋能产业发展
我们的产品-专塑视界
塑化产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致力于通过数智技术整合行业资源,帮助用户把握市场动态,提高信息获取效率,实现精准商机对接,赋能行业用户实现降本增效。
300万+
下载用户
10万+
入驻企业
100万+
企业库
1000+
日更供需线索数
独特优势
COMPANY ADVANTAGES
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海外要闻】英力士苯领关闭法国工厂!英国林肯郡拟斥资3500万英镑建废塑料厂
2025年11月20日
国际要闻导读: 原料要闻- 英力士苯领关闭法国聚苯乙烯工厂; 回收要闻- 英国林肯郡拟斥资3500万英镑建废塑料回收厂; 汽车要闻- RecyClass旗下ABS作为回收测试的控制材料; 包装要闻- 丹麦宣布全国禁止在服装和鞋类中使用PFAS产品; 宏观要闻- 行业协会将建议设成本红线规范报价!磷酸铁锂行业推进反内卷; 价格信息-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0905,下调33点。 以下为国际要闻详情: 1、英力士苯领关闭法国聚苯乙烯工厂 专塑视界11月20日获悉,英力士苯领近日宣布将永久关闭其位于法国Wingles的聚苯乙烯(PS)生产工厂。此举是公司战略重组的一部分,旨在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增强其在欧洲业务的整体竞争力。 这家化工制造商在官网表示,将把欧洲地区的聚苯乙烯生产整合至其位于比利时安特卫普(Antwerp)的先进生产基地。安特卫普工厂具备更强大的生产能力、丰富的产品组合,且地理位置优越,邻近欧洲各地的核心供应商与客户。 这一举措是公司适应市场动态变化、确保欧洲业务长期竞争力的广泛努力之一,公司在声明中表示。 工厂关闭将涉及人员调整,相关举措将严格遵循当地劳动法规执行。英力士苯领称,已启动与英力士苯领法国有限公司(Ineos Styrolution France)工厂委员会的协商程序,以解决员工关切并制定过渡计划。 2、丹麦宣布全国禁止在服装和鞋类中使用PFAS产品 丹麦宣布自2026年7月1日起,全国禁止在服装、鞋类及某些含防水剂的消费品中使用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 作为环境保护和公共健康的重大一步,丹麦宣布全国范围内禁止在消费品中使用PFAS。2025年5月2日发布的BEK第464号行政命令,对服装、鞋类及相关产品中的PFAS实施严格管控,该法规将于2026年7月1日生效。 3、英国林肯郡拟斥资3500万英镑建废塑料回收厂 近日,一则关于建设废塑料回收厂的计划引发关注。据地方民主报道服务消息,清洁地球能源公司已提交在林肯郡斯利福德建设一座耗资3500万英镑废塑料回收厂的计划。 该回收厂规划位于斯利福德沼泽企业园,具体选址在骄傲大道和A17之间。从展示的工业设施规划来看,这里将配备大型仓库式建筑,以及各类管道和设备。 此工厂采用热解工艺处理塑料。热解是一种热分解过程,能够通过化学方式将塑料分解,转化为石油和天然气。按照规划,该工厂每年将处理25,000吨塑料,这些塑料来源广泛,包括快餐容器、购物袋和塑料薄膜等。若不进行回收处理,这些塑料通常会被送往填埋场或者进行焚烧。 4、RecyClass 批准 ELIX Polymers 的 ABS 作为ABS 回收测试的控制材料 专塑视界消息,ELIX Polymers 推出的 ELIX ABS HH 3110 成为首款获得 RecyClass 技术认证的 ABS 树脂,同时被认定为 ABS 回收性测试的对照材料。这是 RecyClass 为行业提供清晰、针对性强的塑料回收性建议过程中的重要一步。 根据汽车树脂和电子电气设备(EEE)回收性评估协议,该材料已在 Proplast 完成大量测试,ELIX ABS HH 3110 树脂正式被确认完全适配汽车 ABS 及电子电气设备回收流程。 ELIX Polymers 的这款高性能 ABS 树脂经苯乙烯 - 马来酰亚胺共聚物(poly (styrene-co-maleimide))改性,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这使其适用于高要求场景,例如汽车外部部件(如尾灯外壳、扰流板)、汽车内部部件(如中控台内衬、车门及仪表板部件),同时也应用于各类电气产品(如插头、开关)。 基于测试得出的优异结果,该材料已被纳入 RecyClass ABS 塑料部件回收性评估协议的对照材料清单。 5、三家机构联合组建 Packliance,提供欧盟 PPWR 一站式合规解决方案 近日,GV、KBS 与 RIGK 联合成立Packliance 有限公司,三家机构将整合其在生产者延伸责任(EPR)实施领域的经验,这家新公司将为欧盟企业提供实用建议,指导其以合规方式满足《欧盟包装法规》(PPWR)的相关要求,公司总部位于德国威斯巴登。 这家全新的服务型企业将为欧盟各地的生产商与制造商提供支持,助力其以合规且务实的方式落实《欧盟包装与包装废弃物法规》(PPWR)要求。Packliance 秉持清晰、务实的解决方案导向,协助客户理解、梳理并执行复杂法规要求,践行其核心宗旨:规则日益繁杂,我们化繁为简。(Rules multiply. We simplify.)通过成立 Packliance,我们打造了一个专属合作伙伴,旨在指导并支持企业逐步达成 PPWR 合规要求,Packliance GmbH 董事总经理扬・鲍尔(Jan Bauer)表示。 以下为海外宏观市场信息: 海外宏观市场: 【行业协会将建议设成本红线规范报价!磷酸铁锂行业推进反内卷】 从业内获悉,由于我国磷酸铁锂行业陷入连续多年整体性亏损的窘境,产业无序竞争、低价内卷现象威胁全行业生存根基与持续发展大局,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将发布《关于参考磷酸铁锂成本指数及规范行业发展的通知》。该《通知》建议,企业应将协会11月18日披露的行业平均成本区间作为报价的重要参考,不要突破成本红线开展低价倾销。记者独家获悉,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将自本月起,每月定期披露行业平均成本区间,为企业报价提供权威监管依据。同时,协会建议企业履行信息报送义务,企业每月定期向协会如实、完整提交产能、产量、库存等经营数据,作为行业资源配等重要参考依据。 【万科:将进一步剥离战略关联度不高的业务和资产 改善现金流和资债结构】 在11月20日万科举行的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上,针对投资者关注的股价和资本运作相关问题,万科管理层表示,当前公司在各方支持下,正在全力以赴做好经营、改善管理,后续会进一步通过资本运作,剥离部分与公司战略关联度不高的业务和资产,改善现金流和资债结构。 【拉加经委会:美关税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引资能力大幅下降】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拉加经委会)11月19日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发布的《2025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际贸易展望》报告指出,美国高关税政策为全球贸易带来不确定性,显著削弱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能力。对此,拉加经委会建议该地区国家减少对美国贸易依赖,深化与中国、欧盟、印度、东盟等贸易伙伴的关系,加强区域内基础设施、贸易便利化、监管趋同等领域协作。 【财政部、工信部发布关于征求《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其中提出,本标准适用于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项目,供采购人参考使用。新能源汽车是指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氢能)汽车。 【受关税影响,韩国10月对美汽车出口额下降29%】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韩国10月份汽车出口较上年同期下降10.5%,至55亿美元,主要原因是秋夕节假期导致工作日减少。今年前10个月,韩国汽车累计出口额达到了596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最高。受关税影响,10月份韩国对美国的汽车出口同比下降29%,至21.2亿美元。 价格信息: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0905,下调33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7.0872,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价7.1096,上日夜盘报收7.1135。 【上游原料美金市场价格】 CFR东北亚730美元/吨,CFR东南亚720美元/吨。 东北亚丙烯FOB韩国均价至695美元/吨,CFR中国均价至725美元/吨。 北亚冷冻货到岸价,丙烷520-522美元/吨;丁烷546-548美元/吨。 中国华南冷冻货12月上到岸价,丙烷563-573美元/吨;丁烷553-563美元/吨。 台湾地区冷冻货到岸价,丙烷520-522美元/吨;丁烷546-548美元/吨。 【LLDPE美金市场价格】 薄膜:835-855美元/吨(CFR黄埔); 注塑:935美元/吨(CFR黄埔); 【HDPE美金市场价格】 薄膜:830-905美元/吨(CFR黄埔); 注塑: 800-30美元/吨(CFR黄埔); 中空:830美元/吨(CFR黄埔); 管材:1000美元/吨(CFR黄埔); 【LDPE美金市场价格】 薄膜:1000-1050美元/吨(CFR黄埔); 涂覆: 1280美元/吨(CFR黄埔)。 【PP美金市场价格】 注塑:800美元/吨(CFR黄埔); 共聚:820-860美元/吨(CFR南沙); 膜料:975美元/吨(CFR黄埔); 透明:1065美元/吨(CFR黄埔); 管材:1100美元/吨(CFR上海)。
汽车轻量化突围战,赛力斯为何最看好镁合金?
2025年11月20日
图片来源:赛力斯 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当众多车企还在为选择铝合金、碳纤维等材料犹豫不决时,为何赛力斯却将宝押在了被行业观望的镁合金上?当轻量化逐渐从加分项变为决定车型续航与能效的必答题,赛力斯又是凭借什么底气,让镁合金成为汽车轻量化的必选项? 赛力斯为何押注镁合金? 镁合金被誉为21世纪绿色工程材料,但在汽车行业大规模应用却长期面临三大技术挑战:易燃性、耐腐蚀性不足、成型工艺复杂。不过,赛力斯的选择并非盲目押注,而是建立在系统性技术突破之上。 2025年4月,赛力斯联合重庆大学、宝武镁业、北京科技大学共同研发的超大一体压铸镁合金后车体正式亮相。赛力斯超大一体压铸镁合金后车体白车身的试制成功,标志着镁合金后车体正式从零部件走向了整车、由实验室走向了量产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看似普通的白车身部件,背后却是48项关键技术难题的攻克,其中12项实现了行业从0到1的突破。与传统铝合金后车体相比,新结构实现减重21.8%,整体性能提升超过10%。 技术突破的核心在于工艺创新。宝武镁业自研发的大罐竖罐炼镁技术,单罐产量提升,能耗降低30%,成本行业最低。期中,配套30万吨硅铁产能(2026年投产),可实现原镁生产关键材料自给,进一步降本。 更关键的是耐腐蚀性突破,2024年7月,赛力斯与汇川联合动力发布的全球首款镁合金电机壳体,通过特殊合金配方与表面处理,解决了高湿度/盐雾环境腐蚀问题,首次实现裸露件应用。这一突破将单车镁合金潜在应用空间从14公斤提升至88公斤,打开了5倍增量市场。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真正实现节能减排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轻量化,而在轻量化当中最有效的材料之一就是镁合金。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重庆大学教授潘复生就指出,当前镁合金技术成熟度已经可以实现单车50kg+应用,未来向100kg+、200kg+应用迈进需要更多技术突破。 潘复生院士的判断也并非虚言。赛力斯的技术护城河,正体现在材料工艺产品的系统性布局上。赛力斯从新材料配方到新型压铸工艺,从连接技术到防腐体系,形成了覆盖全环节的多项专利、论文和标准,构筑起国家产业安全壁垒的关键支撑。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拍摄 镁合金在轻量化中地位举足轻重 技术可行只是第一步,经济可行才是规模化普及的关键。数据显示,镁比铝轻1/3,当前镁价1.7万元/吨,铝2万元/吨,同样零件用镁直接便宜30%。原材料的价格优势,是镁合金未来得以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种成本优势在整车应用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以电驱壳体为例,镁合金壳体相比铝合金可减重近7公斤,单件成本节省近200元。有研究人员进行测算,某车型当前单车用镁量约20公斤,用户年省电费超2000元。当规模化摊薄加工成本后,初期比铝高30%-50%的加工费差异将被消化。 赛力斯对此早有预判。早在数年前,当镁价还处于高位时,赛力斯便系统布局先进镁合金开发,这种战略前瞻性在2024年迎来回报。随着镁价持续低于铝价近一年,下游应用积极性被激活。 宝武镁业作为核心供应商,其原镁产能已扩至50万吨、镁合金产能60万吨,足以支撑下游放量。而全球70%的镁产自中国,白云石储量丰富,国家控制开采节奏,既保量也稳价,这为赛力斯提供了稳定的供应链保障。 当然,如果只为减重,碳纤维同样可以做到,但其高昂成本限制了普及。赛力斯方面看重,在于镁合金的轻量化与综合性能的平衡。 首先是极致轻量化。镁合金密度为铝的2/3,比铝轻36%,比钢轻77%。赛力斯的超大一体压铸镁合金后车体减重21.8%,这直接转化为续航里程的提升。在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仍未完全消除的今天,每减轻1公斤重量都意味着电池成本的可观下降。 其次是安全性能跃升。镁合金后车体不仅更轻,整体性能反而提升10%以上。其比强度高于铝合金,在碰撞吸能、结构刚性方面表现优异。更关键的是电磁屏蔽性能提升2倍,这对于智能电动车密集的电子系统至关重要,减少电磁干扰,就是提升系统可靠性。同时,阻尼减震效果提升25倍,有助于提高车辆驾乘舒适性。 再者是绿色制造价值。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减少15%,这符合全球碳中和趋势,也契合赛力斯绿色、关键战略材料的定位。在欧洲碳关税即将实施的背景下,材料端的减碳就是产品竞争力的直接加分项。 正如行业专家认为,轻量化是新能源汽车提升能效的关键路径。而赛力斯通过镁合金实现的不只是减重,更是安全性、舒适性、环保性的多维升级。这种系统性优势,让镁合金从替代材料升级为战略材料。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拍摄 从全产业链出发打赢轻量化之战 从全局角度来看,赛力斯之所以在轻量化领域重点押注镁合金,关键在于其构建了从材料到工艺的完整生态。 在材料端,赛力斯深度绑定宝武镁业这一全球龙头。宝武镁业为问界系列提供全系镁合金方案,2025年镁合金产能将达60万吨,全球市占率超35%。其拥有的17.5亿吨白云石矿储量,可提取镁金属量2.3亿吨,居全球首位。这种上游资源的战略卡位,确保了赛力斯在材料供应上的主动权。 在工艺端,赛力斯与北京科技大学金属轻量化成形制造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顶尖机构合作,掌握大罐竖罐炼镁技术。更重要的是,赛力斯掌握了半固态注射成型、一体化压铸等核心工艺,良率已接近铝件水平。 在产品端,赛力斯的应用深度行业罕见。目前问界系列车型单车镁合金零件应用数量已突破10件,应用量达20kg级。这并非简单的零件替换,而是系统性设计重构。从电驱壳体、减震塔到后车体,赛力斯将镁合金的应用从覆盖件延伸至结构件,从分散件整合为一体化部件,这种从零部件、总成到整车的演进路径,有效释放了轻量化的系统效益。 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模式是赛力斯的又一重要布局。据盖世汽车了解,第五届轻量化大会期间,赛力斯联合各机构几种展示了600余项创新展品,240余份定制化解决方案。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学界支撑的模式,让赛力斯能够快速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量产产品。 图片来源:赛力斯 值得注意的是,赛力斯对于镁合金的看好,不止是停留在口号,而是有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根据最新披露的信息,赛力斯当前单车用镁量约20公斤,远超行业平均水平。2026年计划新增电驱壳体量产(单体重20公斤),目标单车用镁量达40公斤。2027年计划新增厚地板(单体重45公斤),目标单车用镁量达90公斤。这意味着两年内,赛力斯要将镁合金用量提升3.5倍。 信息显示,电驱壳体已在小鹏、极氪、长城、赛力斯等平台全落地,证明了镁合金技术成熟度和供应链可靠性。而厚底板、门内板等更大部件的测试,表明赛力斯正在突破镁合金应用的天花板。 镁合金在轻量化中,还有更为广阔的想想空间。据悉,机器人、低空飞行器也开始批量测试镁合金结构件,减重和散热优势明显。这意味着赛力斯积累的镁合金技术,未来可外延至更多高成长赛道。 盖世小结:重新定义轻量化游戏规则 在新能源汽车竞争进入下半场的今天,轻量化已不再是简单的技术优化,而是关乎生死的战略抉择。赛力斯的镁合金战略,正在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开辟一条材料突围之路。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押注不是冒险,而是基于技术成熟、成本拐点、性能碾压和生态完备的综合判断。从20公斤到90公斤,或许,镁合金之于赛力斯,早已超越单一材料的应用,而是其技术自信、战略定力和产业野心的集中体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