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塑料行业迎新契机
2025年04月30日
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民营经济促进法共9章78条,包括总则、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
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将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证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该法强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方针,秉持平等、公平、保护、共发展原则,保障民营经济组织平等地位与权利。在公平竞争方面,国家保障民营经济组织平等使用各类要素资源,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实施中需平等对待,公共资源交易不得排斥民营经济组织。同时,对民营经济规范经营提出严格要求,必须遵守多领域法律法规,杜绝不正当行为。在权益保护上,对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行政处罚遵循同等原则,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严格保护,禁止恶意侵害,明确执法规范,防止行政刑事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
据人民日报报道,截至 2025 年 1 月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达 5670.7 万户,是 2012 年的 5.2 倍,占全国企业总量超 92%,民营经济规模庞大且地位重要。
塑料行业作为民营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态势独特。我国是全球最大塑料制品生产国,在环保和技术创新推动下,行业向绿色、高效、智能化转型,虽有挑战,但整体稳步增长,高附加值及新兴领域表现突出。
从生产方面看,2024 年全国塑料制品行业产量达 7707.6 万吨,同比增长 2.9%,规模以上企业营收同比增长 4.4%,出口总额 1060.9 亿美元,贸易顺差 882.9 亿美元,占全国货物贸易顺差的 8.9%。进入 2025 年,行业延续增长势头,3 月塑料制品产量当期值 712.4 万吨,同比增长 5.4%;累计产量 1835.1 万吨,同比增长 7.3%。其中,改性塑料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金发科技 2025 年一季度改性塑料销量同比增长 24.26%,银禧科技净利润同比激增 687.67%,科拜尔改性塑料收入占比达 85.1%。这一趋势与 汽车轻量化以塑代钢 等政策导向密切相关,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人形机器人等领域需求持续释放。
同时,进口依赖度持续下降,2025 年 1 月,我国初级形态塑料进口量 229 万吨,同比下降 10.4%;1-3 月累计进口 706.2 万吨,同比下降 1.9%。国内产能扩张推动进口替代,预计 2025 年底初级形态塑料年产量将达 13151.74 万吨,较 2020 年增长 31.5%。
不过,塑料行业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产品产能结构性和阶段性过剩,低附加值产品多,部分高技术产品依赖进口,国产替代和科技创新投入不足。行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综合发展和整体竞争力有待提升。环保意识增强下,塑料污染受关注,生物可降解塑料等虽有机遇,但面临产能盲目扩张、标准认证体系不完善、末端回收处理设施缺乏等挑战。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为塑料行业民营企业带来诸多利好。公平竞争方面,企业能平等获取要素和资源,在政策、项目申报等获公平对待,利于突破发展瓶颈、扩大规模、提升份额。权益保护上,法律禁止侵权,规范执法,为企业创造稳定经营环境,利于专注研发和市场拓展。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等规定,将提供资金支持和创新动力,推动行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深入实施和宏观经济积极影响,塑料行业民营企业信心将提振,行业长期向好基本面更稳固。企业需把握政策,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强需求侧管理,加大高品质产品研发供给,创造新需求。在环保压力下,积极发展生物可降解塑料等环保产品,完善标准和回收体系,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技术创新上,加大改性塑料等研发投入,提高改性化率,提升产品附加值,应对市场竞争。
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