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落子西班牙!欧盟严规之下,哪国才是中国汽车行业出海的“最佳选择”
2025年11月27日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26日,宁德时代与Stellantis集团在西班牙合资建设的电池工厂正式奠基。这一投资达41亿欧元的项目,不仅是中国企业在西班牙最大规模的投资,更被视为中企进军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里程碑。
图 Stellantis集团和宁德时代签订协议现场(图源:上海证券报)
然而,几乎同时,欧盟计划推出新投资规则,旨在遏制中企从匈牙利和西班牙等国的欧盟补贴中获利。
图源:艾科森环境技术
这两起事件折射出中国汽车行业在欧洲市场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也引发了一个关键问题: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西班牙是否仍是中国汽车行业出海欧洲的第一站?
一、西班牙的战略价值: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与产业基础
西班牙作为欧洲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其在中国汽车企业出海欧洲的战略中占据着独特地位。
成本优势与产业生态的完美结合是西班牙吸引中企的核心因素。相较于德国、法国等西欧核心国家,西班牙在能源、人力、土地等关键生产要素上具备显著优势:工业用电价格仅为德国的1/4,最低工资标准较德国低40%,工业用地均价不足150欧元/平方米。
这种成本优势与西班牙成熟的汽车产业生态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竞争力。西班牙拥有大众、福特、斯泰兰蒂斯等9家跨国车企的18家工厂,以及超过300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形成了成熟的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产业集群。
区位辐射能力是西班牙的另一大优势。作为欧盟成员国,西班牙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可享受欧盟统一市场的零关税、无配额待遇,自由流通27个成员国市场。同时,西班牙紧邻北非,且凭借语言文化优势成为进入拉美市场的天然桥梁。这种一地布局,三大市场(欧洲、非洲、拉美)辐射的能力,是其他欧洲国家难以比拟的。
政策支持力度也不容忽视。据《国家报》报道,2025年4月西班牙部长理事会批准延长原已失效的 Moves III计划,该计划将持续至2025年12月31日,根据规定,购置一辆电动汽车并报废一辆老旧燃油车的用户,最多可获得7,000欧元补贴;若为商业车辆,补贴可达9,000欧元。某些特定情况下,补贴金额还可增加10%,例如用于残障人士的车辆。此外,该计划还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供20%至80%不等的资助。西班牙还推出17亿欧元电动车制造商专项贷款与补贴招标。这些政策为中企降低初期投入风险提供了关键支撑。
从实际成果看,中国汽车品牌在西班牙市场表现亮眼。2025年1-10月,名爵(MG)在西班牙销量达到38,989辆,同比增长58.5%;比亚迪销量达19,423辆,同比激增497.8%。这些数据印证了西班牙作为中国汽车品牌欧洲桥头堡的地位。
图源:芝能汽车
二、欧盟新规:中企出海面临的政策环境变化
欧盟即将推出的新投资规则,标志着中国企业在欧洲面临的政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欧盟工业专员斯特凡塞茹尔内的表态清晰地传达了新规的导向:未来外国投资必须有助于整个欧洲价值链的运作,而不仅仅是进入欧洲市场的切入点。
其中,技术转移要求可能成为中企面临的主要挑战。
塞茹尔内明确表示,在电池等行业,外国投资者必须转让技术诀窍。这一要求与中企的技术保护需求存在潜在冲突。宁德时代海外公共事务总监印晓颖已强调,电池生产涉及多年积累的先进技术和运营专业知识,暗示技术保护的重要性。
本地化含量要求将是另一大挑战。新规将确保外国投资不仅用于在欧洲以外组装的零部件,而是真正促进欧洲本土产业链的发展。这意味着未来中企在西班牙的投资需要更高程度的本地化运营,包括雇用当地工人、加大本地采购比例等。
补贴获取限制直接影响到中企的投资回报。宁德时代西班牙工厂获得了3亿欧元欧盟基金的支持,但未来类似补贴可能会附带更严格的条件。一位欧盟官员向《金融时报》证实,尽管立法不会明确提及中国,但考虑到中国对欧盟投资流量的快速增长(2024年比2023年增长80%,达到94亿欧元),这些措施的针对性十分明显。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同时计划筹建关键原材料中心,旨在减少对中国依赖。这表明欧盟正在构建一套完整的产业链保护政策体系,中企需要适应这一新现实。
三、平衡之道:中企在西班牙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中国汽车企业需要制定更加精细化的西班牙市场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地化深耕将成为成败关键。宁德时代已经展示了正确的路径:计划与当地大学合作培训西班牙工人,并将中国员工比例最终降至10%以下。这种深度本地化不仅符合欧盟新规的要求,也有助于建立社区信任。
奇瑞通过收购原日产工厂进行改造,使初期投资成本降低30%以上的案例,也展示了如何通过盘活现有资源实现快速本地化落地。
技术合作创新是平衡技术保护与转移需求的有效途径。西班牙阿拉贡自治区汽车企业网络总干事大卫罗梅罗承认,中国电池技术比西班牙领先好几年,西班牙所能做的就是观察和学习。这为中企提供了以技术换市场的机会窗口。通过设立联合研发中心、与当地科研机构合作等方式,中企可以在保护核心技术的同时,满足欧盟的技术合作要求。
供应链整合将增强抗风险能力。西班牙正在形成整车-电池-充电桩的产业闭环,远景动力、宁德时代等中企的布局正在填补欧洲在磷酸铁锂等技术领域的空白。中企应利用这一趋势,加强在西班牙乃至欧洲的供应链布局,减少对长途运输的依赖,提高应对贸易壁垒的能力。
差异化竞争是在饱和市场中找到增长点的必然选择。西班牙充电基础设施评分(13.1分)仍大幅低于欧盟27国的平均值(25分),这为中企在充电设备和服务领域提供了机会。同时,西班牙消费者对智能化接受度较高,且对本地生产的车型更为在意,这为具备智能化优势并实现本地化生产的中企提供了差异化突破口。
结论
西班牙凭借其成本优势、产业基础、区位辐射能力和政策支持,依然保持了中国汽车行业出海欧洲第一站的地位。宁德时代41亿欧元的投资决策,是基于对西班牙长期价值的战略判断,而非短期考量。
然而,欧盟新规的出台意味着中企在西班牙的运营模式需要调整。简单的市场换补贴或技术换市场思路已难以持续,取而代之的应是深度本地化、技术合作与供应链整合的综合策略。西班牙对中国汽车行业的战略价值正在从进入欧洲市场的跳板升级为全球布局的枢纽。
在可预见的未来,西班牙仍将是中国汽车行业出海欧洲的首选之地,但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从投机型出海转向战略型深耕,在遵守新规则的同时创造新价值。中国汽车企业的西班牙征程,正在进入一个更加复杂但也更具战略价值的新阶段。
编辑:Lily
参考来源:观察者网、路透社、金融时报、贸促会驻外代表处、艾科森环境技术、西班牙工业、贸易和旅游部、阿拉贡自治区汽车企业网络(CAAR Aragon)、UGT工会、大众汽车官网、芝能汽车、AI赋能汽车、麦高证券、Ocvistas、西班牙投资促进局、欧洲联盟统计局、创小律、ANFAC、乘联会等